潘德林,女,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副教授。自1999年到我校工作以來,心無旁骛一直在一線從事高校數學教學工作。二十餘年來,她滿懷對教師職業的熱愛,始終處于學習狀态,刻苦研究,嚴謹笃學,不斷充實自己,提高自己,身體力行幫助學生、感染學生、成就學生。
靜心修己 傾心育人
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:“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、見賢思齊,不斷提高道德修養,提升人格品質,并把正确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。”作為一名高校教師,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,自覺遵守和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,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影響和帶動學生。潘老師作為一名教學型教師,平時教學工作量非常大,每天在完成教學工作和照顧好家人之後,才能坐在電腦前學習工作。很多時候潘老師都是工作到深夜,第二天又是很早為家人準備好三餐再趕去教室。21年裡,不管有多忙有多累,潘老師總是早早走進教室,準備好上課的設備,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。
“幽默、耐心、新奇”,是學生們給潘老師貼上的标簽。潘老師認為教育就是尊重、就是欣賞。她用欣賞換回學生的信心,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,用愛心呵護學生的心靈,用耐心培養學生的智能。
很多聽過潘老師課的同學都被她的開學“第一問”驚豔倒。——“請介紹一下自己,說出自己的五個優點?”很多同學會很羞澀地說“我沒有優點”。潘老師就會詢問他的喜好,請他身邊的同學來幫忙“誇一誇”。在潘老師看來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閃光的地方,同學之間、師生之間都可以也應該相互學習。
上潘老師的課很“緊張”,很多同學說。自動化1711班李申同學說,“課堂活動總是在您搖手機的那一刻讓我全神貫注”。每當有同學注意力不集中了,潘老師就會用學習通“搖一搖”選人回答問題。每當有同學學習松懈了,潘老師就會請他寫一份“說明書”交流心得。管理工程1712班王瑩瑩同學說,“一周一節的線性代數課,總是讓人很期待。”走進學生的内心,跟學生的心靈親密接觸。潘老師用她的耐心和愛心消除了學生的恐懼感,讓學生敢說“我不懂",敢于問問題,真正感到求知是一件快樂的事。
笃行務實 潛心教學
21年裡,潘老師先後講授過《高等數學》《線性代數》等公共課,《數值計算方法》《算法設計與分析》等專業課。在教學過程中,她注重從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出發更新教學内容、改進教學方法。随着“互聯網+”時代的到來,潘老師幾年前就開始積極探索互聯網科技與教育教學的融合與創新,近年來先後主持并完成校級教學類研究項目三項,主編出版教材、專著兩部,獲省級以上教學競賽二等獎兩項,發表論文10餘篇,指導學生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一項、省級優秀畢業論文一項,年度考核、師德考核多次被評為優秀。
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“疫情” 打亂了生活的節奏,“延期不延教、停課不停學”,我校師生自2020年2月17日起,利用網絡正式開展教學活動。潘老師憑借近幾年積累的網上學習的經驗,提前一周,利用“學習通”為學生準備好了學前問卷,了解學生目前健康狀況、學習工具使用情況等等。在給學生發布的學習提醒裡,潘老師說“非常時期我們不能按時開學,我們需要借助網絡完成課程部分内容的學習,這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,我們在嘗試,請各位同學積極參與并相信自己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!”在潘老師的鼓勵、幫助下,同學們很快适應了新的學習方式。
随着線上學習強度的加大,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了學習倦怠和困難的情況。同學們在給潘老師每周“真心話”中說,“老師,這課咋這麼難啊?我一個人學習好沒意思啊!我總是管不住自己。” 潘老師改變教學思路,采用“線上預習——網上直播——督促落實——陪伴學習”的四步網絡教學新模式,幫助學生落實每個知識點。潘老師把知識點化整為零,根據内容的難易,分别制作成文檔、小視頻,通過學習通、QQ群、騰訊課堂等落實教學内容,同時,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,開展分組陪伴學習,鼓勵同學們相互陪伴、互相督促、互相鼓勵、共同讨論。信息與計算科學1911班吳風權同學說,“我對潘老師感到由衷敬佩,自去年九月開學初起,線性代數等相關内容顯得十分複雜晦澀,但是潘老師以她獨特的方式為我們講解、剖析了其中的原理,使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知識點,最讓我欽佩的是上課氛圍,永遠不會那麼死闆枯燥,總是能夠在枯燥知識海洋中求得一片愉悅。”“潘老師對我們非常好,總是想方設法的找東西讓我們學習,本來看起來十分枯燥無味的數值計算方法,在老師的帶領下,我也是逐漸對它感興趣,每次上課從講課的流程、課件、态度可以看出老師對我們十分用心,想一切辦法幫助我們理解數值計算方法。”信息與計算科學1911班董子豪同學這樣評價潘老師。
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 "教育是人和人的心靈上最微妙的接觸。” 潘老師正是這樣,用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,跟學生做心靈的親密接觸,尊重學生、理解學生、寬容學生、賞識學生、成就學生。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習的促進者,以自身的品德引導學生自主自願地去求知、進步。潘老師真正做到了“愛一切學生,愛學生的一切”。
她是一位真正的師者!